第345章 新娘王佳瑶(1 / 1)

翌日,还不到八点,方尘和李琰散步归来,一幅乡村婚礼现场的温馨画卷已经在她们的眼前徐徐展开。

宽敞的农家院,背靠绿油油的田野,门前的老槐树枝繁叶茂,投下大片清凉。

空气里弥漫着泥土、青草和喜庆饭菜的混合香气,阳光正好,洒在红彤彤的装饰上,映得每个人脸上都喜气洋洋。院门口贴着大大的“囍”字,树枝上、屋檐下、院墙边,到处都系着红绸带和彩色气球,随风轻舞。临时搭起的喜棚下,摆满了八仙桌和长条凳,桌上铺着一次性红桌布,瓜子、花生、喜糖堆成了小山。

王佳瑶的姥姥、姥爷两位老人被特意安排在院子最阴凉、视野最好的位置,坐在铺了厚垫子的藤椅上。姥姥穿着整洁的深色对襟衫,头发梳得整整齐齐。她看着院子里热闹的景象,眼眶微微泛红,嘴角却带着欣慰的笑意。姥爷则显得更沉稳些,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式干部装,腰板挺直,手里端着茶缸,慢悠悠地喝着茶,偶尔和旁边相熟的老辈人聊几句,眼神里满是慈爱和对新人未来的期许。

王佳瑶的父亲王立成是教学督导处聘请的外校退休老教师,专门负责教学质量把关的,平时不苟言笑的,一副严谨认真的样子。今天看着却有些不一样。

此时,王立成站在稍显僻静些的角落,穿着一身熨帖的西装,显得有些不习惯,但努力保持着挺拔。眼神复杂地望着女儿的方向——欣慰、不舍、骄傲交织在一起。当新郎袁乐过来敬烟时,他用力拍了拍女婿的肩膀,没多说什么,但那郑重的点头,胜过千言万语。

王佳瑶的堂叔堂婶是重要的“娘家人”。堂叔忙着招呼一同前来的亲戚,分发香烟,嗓门响亮地和袁家的亲朋攀谈。堂婶则像半个女主人,帮着袁母张罗,尤其关注新娘子的需求,时不时凑到临时充当新娘房的里屋门口,轻声问王佳瑶渴不渴、累不累?需要什么?脸上带着由衷的欢喜。此时,她见一个女孩子掀起新娘红盖头的一角正扒在新娘的耳边说着悄悄话,忙大喊了一声:“宝贝儿噢,可不敢掀红盖头啊!”吓得那女孩子连忙放开手,背到身后。

她刚从新娘房的门口转过身来,就一眼看到方尘和李琰两个人过来,连忙招呼着:“老师们回来了?快去吃早饭吧,在灶上温着呢。”

“好啊,我们看一眼新娘就去。”方尘和李琰笑应着进了新娘房。

只见新娘王佳瑶穿着传统的凤冠霞帔,端坐在布置一新的“闺房”里。红盖头下,看不清她的脸,但能感觉到那份新嫁娘的娇羞与期待。有几个同学样子的小姐妹正在陪她说笑着,房间里便传出低低的、愉悦的笑声。

一向落落大方的王佳瑶,面对结婚这个人生大事,面对如此重要的场合,心中也不免忐忑。她的手指紧张地绞着衣角,又忍不住透过盖头的缝隙,偷偷望向窗外喧闹的院子。一见到方尘和李琰进来,她害羞得头更低了。见有人陪伴,两个人也就放心了说了几句吉祥话,就离开了。

婚礼流程都发到手机上了,九点钟迎亲。方尘和李琰两个人作为老师都没有任何任务,是纯粹来观礼的。她们用完早餐,见时间尚早,还回房间换了身衣服才回到前院。

院子里的人更多了,都在谈笑着。乡亲邻里是这场婚礼的背景和支撑。孩子们在桌凳间追逐嬉闹,捡拾掉落的糖果;女人们围在桌边帮忙、聊天;男人们则聚在桌边喝茶、抽烟、打牌、高谈阔论。整个院子人声鼎沸,充满了最质朴、最热闹的人间烟火气。

新娘及新郎的同学、同事们来的很多,都是风华正茂的青年。这群衣着相对更都市化的年轻人,在乡村背景中显得格外亮眼。他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好奇地打量着农具、灶台,对着院子里散养的鸡鸭鹅拍照,或是饶有兴致地听村里的老人讲古。他们带来了都市的祝福和热闹,不时爆发出阵阵笑声,给传统的乡村婚礼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有的年轻女同事挤在“闺房”外想和新娘合影,有的男同事则和村里的年轻人很快打成一片,聊着工作趣事或游戏。

李琰谨慎地四下看了看,疑惑地问:“怎么没看到新郎?”方尘看了一眼手机上的时间,答道:“可能是去组织迎亲队伍了吧。”口里虽然这样说着,她心里也有些奇怪:不是说要用传统的大红花轿么,怎么这些年轻人都没有去抬轿?李琰心中自然也有此疑问。

最新小说: 末世天灾:我娇养反派种田成大佬 雄多雌少,我靠木系异能风生水起 末世求生:捡来的凶兽是大佬 穿到废土,女将军靠捡垃圾杀疯了 新世纪生存漫游时纪 道星游学生 山海经:星骸纪元 代码寻心 末世不够乱,我又添了一群怪物 某不科学的丧尸进化